北方宜棉区种植户需做好的要点:
1、欣然接受低棉价
北方内地棉区天气和季节,不支持中、高端棉纤维品质生产。你觉得籽棉达到了,但禁不住轧花损耗;更形不成批量生产。要接受每公斤籽棉5.8元至6.3元的价位,不奢想再高。如果自己无力直接送到收花点,就要慷慨让利给“棉贩”。
2、一般植棉户最少植棉10亩
植棉太少,无足轻重,开发智力没动力。如果当地有亩租金200元左右的,可以租一部分。一亩收益少了,但总收益高了。例如,亩产籽棉300公斤,每公斤6元,亩产值1800元,加租地费亩开支500元,亩收益1300元,10亩收益1.3万元,仅用半年时间。效益可观了。
3、大幅降低棉田投入
组成300公斤籽棉,不需要太多营养和特种营养,仅“粗茶淡饭”即可。少投入还利于防控旺长、晚熟、倒伏等风险。把着眼点转移到促根下扎上。发挥棉花根深可利用耕层以下水分养分的潜能。
4、植棉既要省力,又要腿勤
家有棉田,不能离家出走。关键时期,不能三天不看棉田。了解棉情是施策依据,腿勤还要眼敏。棉情变化很快,错失时机将受大害,教训沉痛。,还实现不了通过资源卫星信号查看自家棉田,享受不到坐在屋里看棉情。
5、坚决控住株高
亩6000株,株高不能超过80厘米;亩4500株,不超过1米。真正实现“夜来风雨起,能睡安稳觉。”不少农民就是因倒伏扶棉而弃棉的。
6、有能力的植棉户可扩种到20亩
亩收益虽更少了,但总收益更高了。可多开支部分雇工拾花费。例如,亩平均租地费150元,用工费250元,其它开支400元,亩合计开支800元。亩产值仍按1800元计算,亩收益为1000元,20亩就是2万元。半年时间,月均3000多元,何乐不为呢?在拾花工短缺地区,还可根据各自优势,与亲友换工互助;或借助拾花车,缓解拾花疲劳,增加自家拾花比重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