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症状
绵腐病一般在西瓜的中后期开始发病,主要是在果实膨大之后,没有做好田间的湿度工作,导致田间湿度过大。然后接触地面的果实因为长期出现这个环节下,极易导致绵腐病的发生。果实在发病之后,首先会出现一些水渍状的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会逐渐软腐,高湿环境下,病斑上还会出现白色的菌丝。到了后期之后,受害瓜开始腐烂,并且伴随着恶臭味。一般在长期下雨以及积水的清洁下发病较为严重。
2、发病条件
病菌适宜活动的温度在15度左右,如果温度高出30度的话,会病菌会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西瓜幼苗子叶营养还未完全转化前,并且新根也未扎实之前,是甘冰奇。这个时候的西瓜幼苗抗病能力是比较差的,如果遇到风雨天的话,低温降低,叶片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再加上呼吸作用的增强,营养消耗过多,导致病菌趁虚而入。在结果期温度低,晴天少的话,是导致染病的主要原因。
3、防治方法
床土消毒
首先我们要选择无菌的土壤作为床土,如果无法保证无菌的话,那么则要做好消毒工作。消毒药液主要以双粉剂、五氯硝基苯粉剂等为主,与床土进行拌土工作。在拌药之前,首先要将床土浇透水,保持在18厘米左右。当水充分下渗之后,再用适量的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将其他的药土直接覆盖在种子上。一般垫土与覆土的用量比例在1:2左右。将种子用药土包裹,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
加强管理
苗床要建立在地势高的地方,保持较低的水位,并且要有着良好的排灌能力。在播种前要浇足水一次,在出苗后最好是不浇水。如果是在要浇水的话,那么也要在晴天进行,不可大水漫灌。然后一定要注意做好通风排湿工作,避免湿度过高导致幼苗徒长。然后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洒普力克水剂或恶霉灵的药剂进行消毒,抑制病菌的活动,避免扩大受害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