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感染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繁殖。以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平时借助风雨灌溉流水传播。种子可以携带病菌,温度在20多度适宜孢子产生,是病害高发期。持续低温阴雨病害大面积发生,流行。
二、发病症状
玉米的叶片、叶鞘是主要受害对象。出现灰色水渍状斑点,先从叶脉发生扩展到边缘变为深褐色、病斑从外到内颜色渐变。严重时病斑开裂最都融合成大斑。叶黄化枯萎,湿度大时,病斑出现黑霉。
三、防治方法
1.选种
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气候条件,环境,土壤来选择适合的栽植品种,但一般都要选择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抵抗力强的品种。容易发生大风大雨,夏季洪涝的地方,一定要选择根系扎的深的抗倒伏品种。干旱,贫瘠地区要选择根系生长旺盛的品种。
2.清园
在玉米采收后,及时砍掉玉米秆,带出田间。然后在将田间和周边杂草拔除堆放一起烧毁或是不拔除,直接全园点火烧田,将消灭一些表苗病菌,避免病菌越冬。来年在将要播种前深翻土地,喷洒药剂。
3.喷药
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来进行防治。一般间隔三天喷药一次,大概喷药两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到了夏季高温高湿病菌大发生,要换一些见效快的药剂来防治,一般选择两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难以消灭。
在玉米的种植生长期间大斑病的危害,对玉米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影响了叶片的光和作用,直接造成养分合成减少,玉米减产。所以要重视对玉米大斑病的预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