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感染引起的危害,主要危害豆类蔬菜作物。是绿豆病害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病害,也是最为常见的危害病害。病毒在多种气候条件下都可以生存,繁殖力强,是主要危害病源。所以今天来着重讲一下病害为什么发生,怎样防治。
一、发生与原因
一般种子不会携带病毒,病毒主要在植株上危害,在土壤和一些草类寄主上生存越冬。第二年通过各种蚜虫传播,而这些草类寄主一般也都是蚜虫喜欢吸食的种类。另外高温干旱天气又是蚜虫的生长繁殖最快的高发期。三者相互作用使病毒病更容易传播发生严重。
二、受害病状
主要在出苗后到植株长成期间危害,受害后,夜色不一,黄化凹凸不平,皱缩扭曲,最后枯萎脱落。严重时叶脉特别明显,整个植株变得萎缩矮小。
三、防治方法
1.注意事项
首先是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然后在种植地附近不要种植同样感病的其他作物豆类或是与同类间作,同一块地不要连作,尽量间隔或换地种植。采收后拔除所有植株,集中烧毁。然后对感病土壤区进行翻埋或者是喷洒药剂。
2.重点防蚜
发现蚜虫要及时喷洒常用杀蚜剂进行防治,可用下列药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以减少病毒传播。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下列药剂:菇类蛋白多糖水倍液;宁南霉素水剂倍液;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倍液,可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病毒病重在预防,首先要避免一切的感病的可能,主要就是要防治好蚜虫,这样就可以相对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用对了药在对的时期就可以控制住病情。
猜你喜欢